王守仁作为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知行合一”说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王守仁生活的明朝中叶正是内忧外患极其严重的时候。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苛捐杂税众多,广大人民不堪重负,形成了官逼民反之势。王守仁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造成这些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当朝权贵及士大夫之流的知行分离。王守仁认为知和行统一而不可割,相互依存且相互促进。知是行的指导,行是知的实践。没有知作为指导的行是“冥行妄作”;反之,不肯着着实实地去行,也只是“悬空思索”。只有以知导行,以行促知,才能实现知和行的统一。他认为人们应该说到做到,不能只说不做,倘若一生都不去做,就无法获得真知。王守仁“知行合一”说虽然未能挽救道德沦丧于狂澜之中,但是这一理论确实为人们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的修身方法,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都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对后来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像王夫之、梁启超、孙中山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王守仁评传》,是已故著名教育家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作者为东南大学文学院张祥浩教授。全书从王守仁生平、经历、王学的形成和发展、王守仁思想中的人生观、修身论、立政论、兵略论、教学论、知行论、致良知论、心本体论、王学分化与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王守仁思想的各个侧面,肯定了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积极作用。